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发布于:
来源: 熨斗先生MrIron
阅读数: 0

这两天,阿里女员工事件让阿里陷入一场舆论风暴,相关话题轮番上热搜,内外部对阿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质疑声达到了极点。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也许此前在外界看来,阿里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重视程度远超其它大厂。

然而,近一两年来,阿里却出现了一系列与价值观挂钩的问题。例如:去年,蒋凡被爆与网红张大奕有“特殊”关系;阿里P8员工被爆以1.6万元月薪招私人助理等。

前几天,阿里巴巴的一名女员工发了一篇长文,哭述自己的遭遇。

7月27日,被害女员工被领导曲一(本名王成文,淘鲜达华北区商家运营组长)强制要求到济南出差。

在酒桌上被灌醉后,济南华联商户的男员工张国将她带到无人包间进行猥亵,而自己的领导王成文对此放任不管,并且还4次进入她的房间对她实施侵犯!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女员工报案后,王成文却狡辩说是她主动的。

她向王成文直属领导阿甘、淘鲜达BU负责人九戎、同城BG负责人老鼎、HRG悦尔和丁冬等人投诉无果,只好打印了横幅和传单,带着喇叭到公司饭堂进行现场曝光。

但是,这一行动却也遭保安阻止,她被恐吓、被推搡……

直到此次事件曝光上了热搜,网友开始纷纷怒怼阿里的企业文化。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8月7日晚,阿里回应称:已停职涉嫌员工,全力配合警方调查。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8日凌晨,阿里巴巴CEO张勇在内网回应称,在得知此事后,感到震惊、气愤、羞愧。

并表示阿里会配合警方调查,给全社会一个交代。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8月8日,济南华联超市也回应称,正在接受警方调查,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

随后,济南警方也作出通报,正在积极调查取证。

8月9日上午,阿里巴巴CEO张勇在内网上公布处理决定,辞退曲一,永不录用。

业务总裁李永和(老鼎)和同城零售事业群HRG徐昆(丁冬)引咎辞职。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对于这份处理决定,网友表示:“控制舆论方面阿里有一手,逼着人丢掉体面,才能被保护。”

曾经被称为公关行业的天团,阿里的公关还能公关得动吗?

8月9日晚上,济南华联超市公布处理决定,对涉嫌侵害他人员工张国予以辞退。

舆论仍在发酵,而8月8日阿里还试图用#6000名阿里人关于807事件的联合倡议#做公关,但此事涉嫌到刑事案件,公关怕是摆不平,只能极力降低影响。

企业形象受损,人心尽失,三年前被阿里斥为谣言的“破冰文化”帖子重新登上热搜榜首。

阿里此次事件给各大企业敲响了警钟,公众形象受损,企业对内对外要怎么做?

01 哪有漏洞补哪里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阿里设有自己的廉政反腐部门,有员工表达意见的内网。但此次这样恶劣事件,受害者沦落到食堂发传单,只能说明表面上的渠道畅通,现实里有可能全然失效。

阿里CEO张勇在处理决定中,针对此提出了开展对于包括性骚扰在内的员工权益保护的培训和调查,开通专门举报通道。

员工的举报,将在确保隐私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由专人跟进,并由外部专家和员工代表共同制定《反性骚扰行动准则》。

02 职场恶臭文化必亮红灯

此次事件中,阿里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还存在令人斥责的酒桌文化让人意外。

直至今日,酒桌文化披上“传统文化”的外衣成为了职场霸凌的遮羞布、职场PUA的实践场。当酒桌文化成为权力文化时,员工提出的反抗,力量薄弱且远远不够。

企业需要积极承担责任,进行自上而下地整顿,避免酒桌歪风形成恶臭的职场文化。阿里也针对此提出旗帜鲜明地反对丑陋的陪酒文化,不分性别,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陪酒。

03 该道歉道歉,该交代交代

危机公关处理的3T原则,显然阿里CEO张勇都没有做到,事件是7日晚上发酵的,且他的第一回应是自己并不知晓此次事件。

阿里截至今年7月员工总数约25万,CEO不了解每个员工也情有可原,但这件事受害者已经报警了啊,仍是被庞大的管理体系和“理性”的管理者们所忽视。

同样,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声讨,无论如何都得第一时间向受害者道歉,向公众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同时给出解决方案。

这些在张勇的第二次回应中才提到,会尽全力关心和照顾好受害者,并全面反思和落实行动方案。

结语

2004年,阿里巴巴首次提出“六脉神剑”企业文化价值观,并在2019年推出了“新六脉神剑”,明确了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阿里的企业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其他大厂或中小企业学习的标杆,也是阿里人引以为傲的事情。正因为它是大厂,遭到的批评声也会更多。

此次事件中,让人不得不反思,大厂在工作效率和员工情感诉求被有效尊重之间,企业能否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阿里“大企业病”的症状,当层级关系过多、管理链条过长,发现和解决问题就会有滞后性。

这是每个企业或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都是谐音惹的祸!明明都包揽金银牌了,为什么京

下一篇:当奥运选手在这,你猜品牌主们还会选流量明星

热门文章